标题: | 淄博市农业农村局《数字驱动 智慧引领 “数字+”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入选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 ||
---|---|---|---|
索引号: | 11370300MB28555714/2025-551061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3-22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农业农村局 |
近日,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通报了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淄博市农业农村局提报的《数字驱动 智慧引领 “数字+”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成功入选。
2020年12月,淄博市被农业农村部等17部委批准为以数字农业农村改革为主要任务的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淄博市以重大需求、重大项目、重大应用为突破口,以数智技术“关键变量”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活力”,围绕解决农业产业数据采集应用深度不够、产业链条链短链断、金融支持产业主体发展力度不够等问题,实施云大脑、云产业、云市场、云金融、云乡村的“五朵云”改革工程,坚持数字赋能农业生产方式、乡村治理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变革,探索出了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淄博实践、淄博模式、淄博路径。
搭好“四梁八柱”,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向整体协同转变
健全制度体系。出台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构建涉农数据共采共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优质农品网络运销等5项机制框架。完善推进机制。淄博市坚持顶格推进,构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工作组”运行体制,43个部门组成14个工作组,条块结合、一体联动,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健全保障体系。出台建设用地保障、鼓励社会资本下乡等10项支持政策,落实数字农业农村奖补资金1800余万元。对重点项目用地采取“一事一议”,落实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3022亩。
搭好“数智基座”,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向高端引领转变
突出数据要素引领。与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共建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中心、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建山东省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淄博平台,建成了“齐农云”农业农村智慧大脑,营建了“一云统揽、多维一体、一网通办”的农业农村数字生态。强化优势资源链接。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等18家院所,中化、阿里等23家头部企业,匡廷云、赵春江、兰玉彬等12位院士专家开展合作,嫁接引入技术、项目和管理模式。2021年以来,实施数字农业农村重点项目102个,推出数字农业农村典型应用场景60个。强化高端平台搭建。建设中国农科院数字农业农村研究院(淄博),入驻创新团队12支,孵化科技企业4家,推动实现数字农业技术在淄孵化、服务全国。
搭好“产业赛道”,推动数字农业产业发展向链式共进转变
优化“种养源”,建设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牧场,通过实施数字农业项目,实现了集聚带动、模式输出。七河生物建设香菇智慧化数字孪生工厂,禾丰种业打造全国首个生态无人农场。
提升“加工端”,全市改造提升粮食加工、肉牛加工、饲料、酱菜等数字车间。巧媳妇智慧工厂建立“原料—研发—生产—体验”数字化产业链,米醋产能跃居全国首位。得益乳业打造智慧养殖系统平台,成为全国低温奶销售冠军。
壮大“储运场”,围绕打造区域集散中心和快速通达通道,与阿里、京东、顺丰等国内高端平台深化合作,建设智慧冷链物流产业集群。京东海月龙宫绿色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京东云仓”)占地630亩,成为京东江北最大的冷链物流产业园。
培育“营销链”,打造“线上+线下”双引擎,搭建13家涉农电商领军企业为引领的电商矩阵。纽澜地黑牛链接阿里数农、盒马鲜生,产品入驻27个大中城市400多家盒马超市。
做优“服务侧”,引进中化MAP搭建了覆盖“耕、种、管、收、销”全链条的粮食数字服务平台;思远农业研发“农保姆”APP,服务全国5000多个村服务站,社员20万人以上。
搭好“应用场景”,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向价值实现转变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行“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治理新模式,建成全市智慧村居管理平台,形成全市“一张图”基础数据库,开发“淄博网格”APP,实现市、区县、镇(街道)、社区(村)、网格五级联通,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率先推动电子政务外网延伸至村、社区,实现村级民政、社保等业务“一窗受理”。强化富民增收活力。淄博市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建设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截至2024年底,完成交易7279宗,成交额13.48亿元。淄川区“一图两台账”纳入全区农村“三资”管理信息平台,梳理比对农村集体经济合同1.3万余份,实现村集体增收1700余万元。建立“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数字化”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下村实现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