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大院”抱团致富振兴 | |||
|
|||
|
|||
“家人们,看看咱们眼前这色泽诱人的唐山小米,颗颗饱满,熬出来的粥那叫一个香浓软糯,营养丰富,老人小孩都爱喝!还有这刚出锅的后诸大馒头,全麦面粉蒸的,吃着健康又安心!”近日,在桓台县唐山镇后诸村的“共富大院”里,第一书记李培正进行着一场别具一格的助农直播。与常见直播间不同,这里销售的产品,皆是本村及周边村入选“唐山有礼”名录的特色农产品。 “我们打造了‘唐山有礼’特色品牌,将本地王茂香油、八里陈醋、高品质杂粮、蔬菜粉、后诸馒头等特色农产品引入直播间,通过线上销售拓宽渠道。” 唐山镇后诸村第一书记李培介绍,接下来,还将深入挖掘全县特色农产品,充分运用电商销售新模式,打通农产品从农民地头到居民手头的通道,切实实现助农惠农,促进农民增收。 村庄发展不平衡,是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唐山镇深入探索“跨村联建”,按照地缘相近、乡俗相通、产业相连、资源互补原则,在全县率先成立唐山镇 “共富大院” 联村党委,构建“大党建”格局,凝聚发展合力;并以后诸村为试点,秉持“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中心村辐射周边村” 理念,通过“村村抱团、村企联动”的实施路径,带动联建村共同富裕,成功走出一条农村集约集聚发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我们整合上级资金500余万元,先后开展馒头房、农产品展销超市等项目建设。目前,馒头房已开发全麦馒头、黑小麦馒头等特色产品。2024年以来,销售额达40余万元,帮助东莫王村、西莫王村等增收10万元。” 唐山镇后诸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光友说。 后诸村曾有50余亩闲置大棚,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村里虽早有盘活资产的计划,却因技术与资金的双重短缺,计划迟迟未能落地。“跨村联建后,我们支部领办合作社,联合波扎店、邢家村,将这部分闲置资源盘活,建设‘共富大棚’项目,联建村根据协商核定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从去年开始种植芹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然后产品统一在后诸村‘共富大院’通过烘干打粉进行深加工,生产蝴蝶面、果蔬面等高附加值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于光友说。 针对联建村产业示范带动弱、科技含量低、品牌效应差、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唐山镇围绕“要素统筹”,以重点项目锻造“动力引擎”。以后诸村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在打通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完善“共富大院”产业园。目前,蔬菜烘干打粉深加工基地已完成设备调试,蔬菜日加工能力可达2吨。同时,通过推进“唐山有礼”品牌体系建设,进行专业化“包装”运营,助力全镇乡村实现转型发展。 在桓台县唐山镇,“共富大院”模式正强势发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当地充分挖掘并整合各类资源,从闲置厂房到零散土地,从传统技艺到特色产品,均纳入统筹规划。后续,还将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引入电商直播拓宽销售渠道,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产业科技含量等等。一系列举措,正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构建起乡村繁荣发展的崭新格局。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