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淄博市农业机械事业服务中心 > 媒体报道
博览新闻: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我的生活新变化|李延强:种地越来越轻松

发布日期:2024-09-14 09:12:55 浏览次数: 字体:[ ]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王子文  桂建明

 

临淄区敬仲镇李家村49岁的种粮大户李延强是个大忙人。

9月6日,记者见到李延强时,他作为青贮经纪人,忙着协调种植户、牧场主、农机手、运输队。“套播玉米还有十天就进入收获季,现在正是青贮的好时机。”


李延强的母亲许桂林今年87岁了,她是临淄区敬仲镇历史上首位女拖拉机手。“我从1958年开始开着东方红拖拉机耕地,那时可自豪了。”许桂林说,那时生产队一半的地是拖拉机耕,另一半还得靠骡子、马等牲口,因为季节不等人,靠拖拉机耕不过来。

“分田到户时,生产大队里唯一的一台小拖拉机被我家借钱买下来了,因为别人不会开。我那时8岁,也跟着父母学开拖拉机。”李延强说,他们家耕完地,就开着拖拉机帮村民耕地。他一直记得,1983年,邻村一户人家因为赶进度,在耕地时累死过一头牲口。

李延强上初中时,自学成才会修农机的父亲李炳富进厂子当上了维修工,母亲在家种地,李延强学习之余就帮着母亲干活,尝尽了种地的艰辛。李延强说,那时农民种地,播种、除草、施肥、打药、收割、脱粒、浇水等基本是人力,特别辛苦。

“庄稼浇水很麻烦,因为村里的渑水河20世纪80年代就干涸了,只能靠井水。那时井少,全村3000多亩地只有7口井,村民抓阄轮流浇地,经常需要半夜起来。地离井远的,还需二次中转。”李延强说,后来相邻几个农户一起凑钱打井,井才稍多了起来。


“小麦收割、脱粒的过程很累人。刚开始是人工收割,20世纪80年代用上机器割,割倒放一边,捆起来拉到晾晒场上用碌碡滚压脱粒。20世纪90年代初,我开着上海50拖拉机收割,收割机背着脱粒机,父母在后面一袋一袋接粮食,当时就觉得这已经很先进了。”李延强说,他1995年中专毕业回家,选择扎根农村种地,就一直想着,怎么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机械和技术,让种地变得不再那么辛苦。

随着进城打工的人增多,受父母熏陶爱玩农机的李延强,开始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承包外出村民的土地,赚种地的钱。2009年,李延强在村里第一个承包外村300亩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

“刚开始种粮,人工浇地、大水漫灌,最多只能种300亩。那时机械化基本实现,但机械先进程度还不高,农忙时我带着十几个人忙碌,种300亩觉得很吃力。”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2015年李延强卖掉了手中的农机,专心种地,钻研各种高产稳产技术,种地面积增加到了1500亩,需要用农机时就找临淄众邦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时浇水,李延强已经用上了喷灌机。


李延强认为,庄稼能不能及时浇上水,这个问题制约着粮食规模化种植的开展。他开始研究效率更高的精准滴灌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平均50亩地就配备了一口水井。在此基础上,2019年李延强抢先用上了水肥一体滴灌带,同时他和市农业农村局数字中心专家一块探索出了“小麦玉米滴灌带浅埋一铺双季使用技术”,获得7个滴灌设施配件的专利,在水压均衡方面实现了技术升级,承包土地迅速增加到3500亩。

“现在两个人浇地,3500亩地一个星期就浇完了,省时省水又省力。”李延强自豪地说。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秋粮生产大比武中,李延强代表淄博获得中片区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两项得分第一名,成为全省秋粮生产技术应用的优秀典型。


“我种300亩地时,年收入2至3万元;种3500亩地时,年收入可达70至100万元。种地,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我很幸运,作为新一代农民,见证了中国农业种植方式的转变。”站在自己年轻时开过的古董拖拉机旁边,李延强说,他将继续完善自己的种植技术,助力淄博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也为中国粮食安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