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一颗桃带来乡村振兴“蜜”滋味

发布日期: 2024-08-20 08:21:1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到了夏季,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的桃子也进入了盛产期,仓方早生、上海水蜜、八月酥等10余个品种的桃子陆续成熟上市,小镇的鲜桃市场交易火热。8月初,走进池上镇营子村,极目四野,是绿浪翻腾的绵延山坡。村庄位于鲁山之北,地势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让这里出产的桃子品质极佳。

池上镇营子村的主要产业是林果、蔬菜种植。近来,营子村的村民们一边忙着采收桃子,一边还要检查树下蔬菜的长势。原来,村合作社利用新栽植桃树下的林间地套种了菜花、芸豆等蔬菜。“这百十亩沙坡地,种的是我们今年引进的新品种桃。在桃树的初产期,通过套种的形式种植蔬菜,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增长效益。”

桃村来了许多新“伙伴”

听见摩托车的喇叭声,驻营子村第一书记袁辉就知道是张书记来了。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学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每天骑着一辆老旧摩托上坡照料果园。近年来,他先后去往陕西、蒙阴等地考察学习,还被选入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果品班,渐渐成了名副其实的“种桃能手”。

张世学介绍,营子村的种桃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过去,村里老龄化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一些零散坡地渐渐荒废。同时,桃树品种老化问题也日益凸显,产量和质量比较低。2018年至今,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里整合荒废土地100余亩,引入了一批新的早、中、晚桃品种,试种起了新品种桃和山农酥梨。整地、种菜、打井、修路,村民们热情满满,投入到新品种的补苗、嫁接工作中。

选育一个品种并非一日之功,营子村的“选品”过程也并不一帆风顺。就比如最开始从潍坊临朐引进的青州蜜桃,就因为“水土不服”而以失败告终。通过不断钻研、实验,营子村最终选择对部分果树进行更新换代,在保留一部分传统的早生、油桃等品种的基础上,又引进了中油蟠7、中油蟠9、中油蟠15、中桃金魁等产量高、价格优的新品种,小范围试种后均表现不错。

说起村里的桃子,张世学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每一个引进的新品种。“桃子的品类非常多,口感分脆软,形状有圆扁,颜色有黄白红,按照果皮还能分为毛桃和油桃。咱种的品种多了,能有效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品种优化直接带来了效益提升,村里种出的中油蟠等新品种,能够卖到10元一斤的价格。同时,从6月开始到9月底,村里不同品种的桃子相继成熟上市,不仅方便桃农摘桃和卖桃,还为村集体增收拉长了时间线。

“果菜”混搭蹚出新路子

桃树是一种速生果树,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生长周期大约3年。但是,由于引进的新品种桃树在初产期不结果,合作社也就没有效益,可还没结果的桃树却仍然需要人工养护。这段“空窗期”,费用支出从哪里来?

众人犯起了难,在这时,镇上的农业专家却主动找上了门。“桃树下面空间大,可以尝试进行林间套种,发展林下经济,种些蔬菜,以短养长。”果菜套种这种模式,对于营子村的村民们来说,可是个新鲜事。套种什么,既不影响桃树还能增收?张世学等人根据多年的当地种植经验,决定一季种菜花,一季种芸豆。当年,合作社就通过套种的70余亩蔬菜收入23万元,既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又保障了各项费用的支出,营子村的套种经营慢慢步入正轨。

“你看,蔬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落叶和烂叶,成了桃树生长的天然肥料,能够起到菜果互补的效果。”张世学介绍到,这些年,经过精心管理和使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根据间作蔬菜的特点合理搭配种植林下蔬菜,不但桃树长势良好,蔬菜也一茬茬茁壮成长,亩产预计可达5千多斤。

自2018年起,村里党支部带领探索起的“以菜养树,以菜养工”的生产模式,现如今已经过去了6年时间,营子村不仅实现了由单一果树种植模式向“林下经济”多元农业种植的转变,果品质量、品种结构、综合效益也都稳步提升。经过几年的努力经营,现在的营子村在池上镇已发展成为小有名气的蔬菜专业村,村民种菜收入近百万元,户均增收入上万元。

渐渐地,村里发现,在市场销售方面,村里种植的菜花、芸豆相较于桃子来说更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行市不好时容易亏损。在明年,“果菜”混搭也将迎来2.0模式,合作社将因地制宜调整菜果种植比例,扩大桃树种植面积,改良桃树品种,进一步增加桃子产业附加值,从而更好抵御市场风险,帮助村民更好地增收致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