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典型案例】数字引领 乘“数”而上——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 |||
|
|||
|
|||
摘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抢抓数字化发展先机,通过“新基建”、“新平台”、“新应用”,充分发挥数字化驱动作用,加快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大力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不断增强全镇居民幸福感,走出了一条具有朱台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成为全区乃至全市的数字乡村发展样板。 近年来,朱台镇严格按照市委区委部署要求,积极强化数字化发展理念,积极抢占数字产业风口,大力发扬首创精神,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全力打造产业兴、民风淳、乡村美、组织强的现代化智慧小镇,取得了“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良好效果。 一、聚力提升数字终端“新基建”。与阿里巴巴、联通公司等头部企业及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链接优质平台资源和配套要素,实现了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市场共享。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首期建成5G基站20座,在全省率先实现镇域5G信号全覆盖、千兆宽带全接入。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千村进万户”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活动,整建制完成全镇33个村、126个网格、10799户数据信息系统采集入库,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等要素的智能化服务和上云管理,做到走访放到“网格里”、民情摸到“云上来”、问题解到“心里去”,全镇初步实现“一朵云”“千兆网”“万物联”。 二、聚力构建云网融合“新平台”。构建“云端大脑”——数字朱台云平台,开发“邻里圈”、“积分管理”、你“钉”我办、“云公章”、“老年关怀”等应用场景,并在全镇33个村整建制完成普及使用。比如,通过“邻里圈”实时发布镇村工作动态、好人好事,弘扬正能量,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通过你“钉”我办,村民在钉钉APP将村内问题上传,管理员及时转办、处理、反馈,村民组组长紧“钉”网格,跟踪整改到位,实现了乡村社会“智”理“一网通办”。加强云平台与“一网三联”、文明实践、美在家庭等工作有机融合,实行镇、村、组、户四级联动,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数字支撑,通过线上直播、交流互动,做到活动参与“全员化”、评比创建“线上化”、积分管理“智能化”,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靠数据决策、依数据行动”。 三、聚力打造数字产业“新应用”。建成VR全景电子导览系统,实现“一部手机游朱台”。发展数字种业。依托禾丰种业,推进种源数字化动态监测,加快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截至目前,共选育国、省审小麦、玉米新品种25个,累计推广面积5000多万亩,增产粮食30亿多公斤。发展数字农场。联合山东理工大学兰玉彬院士打造国内首个5G生态无人农场,实现耕种管收测全程无人化。试点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新模式,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种子镇。发展数字牧场。依托华腾牧业猪舍里文创园,推进环境感知、精准投料等数字化设备集成应用,实现生产环境质量、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质量精准管控。发展数字工业。完成智慧矿山信息化管控3家、市区级智能车间6个、危化品企业自动化升级改造23家,实施总投资6.13亿元的智能化技改项目13个,同比增长102.78%。齐峰新材建成22条国际一流特种纸数字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50万吨。宇丰商用厨具建成行业第一家智慧车间,生产效率提升20%。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提升了全镇居民的“数字素养”,激发了党员干部群众的集体荣誉感,提升了全镇居民的幸福感、主人感,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取得了良好成效,实现了攻坚克难更有力度、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党史学教更加深入、新业态层出不穷等实际效果。下一步,朱台镇将进一步强化数字化理念、深化数字化认知、用好数字化手段,加速推进智慧小镇智慧村居建设,全面吹响数字化发展号角,为全市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建设持续贡献“朱台力量”。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