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意见 | |||
|
|||
|
|||
立夏已过,全市蔬菜生产进入夏季管理的重要阶段。为切实做好蔬菜生产管理,保障市场供应,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研究制定了《淄博市夏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意见》,供全市各级蔬菜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参考。 一、春夏蔬菜生产管理 (一)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夏季气温高,蔬菜需水量大,应及时进行浇水。浇水既能满足蔬菜生长需要,又有降温抗热的作用。浇水时间宜选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16点后,以避开光照强、温度高的时间。建议采用井水或低温河水浇灌,要浇匀浇透,保持土壤湿润。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下热雨后要用凉井水及时浇灌1次。蔬菜生产中后期,要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提高土壤养分供应。提倡使用腐熟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抗旱能力。 (二)植株调整和花果管理。蔬菜植株调整工作应及早进行。对黄瓜、番茄和豆类等蔬菜,要及时进行搭架、绑蔓;对冬瓜、南瓜、西瓜等蔬菜要做好压蔓,使瓜蔓排列整齐,受光均匀;适时整枝、打杈,及时摘除畸形果及下部的黄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进行疏花疏果,保证营养集中供应,提高果实质量。对达到收获标准的蔬菜,应及时采收,以保障蔬菜商品性状,同时促进下茬果生长。 二、大棚蔬菜生产管理 (一)蔬菜后期管理。一是温度调控。夏季气温高,管理中应重点做好蔬菜大棚通风降温工作,6月份后还要实行遮阴栽培,防止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影响蔬菜生长。二是肥水管理。夏季蔬菜生长快,要及时补充水肥,满足蔬菜生长发育需求。追肥可结合浇水进行,以复合肥或磷钾肥为主。三是整枝疏叶。摘除畸形果,摘除植株中、下部的黄叶、病叶等,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发生,提高果实的商品性。 (二)高温闷棚消毒。多年的蔬菜栽培,使得土壤中的病菌、害虫显著增多,会严重影响下茬蔬菜生长。因此蔬菜拉秧后,要认真做好土壤消毒,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具体方法:在蔬菜收获后,清洁田间,增施有机肥料,然后翻地整平,在7—8月份,气温达35℃以上时,覆盖地膜,密闭棚室升温,土壤温度可达到50℃—60℃。经过15—20天的高温闷棚,即可杀死土壤中的大部分病菌和害虫。采用石灰氮太阳能消毒,效果更佳。具体方法:每亩用石灰氮80公斤、麦秸等未腐熟有机物1-2吨,翻耕、做畦、浇水、盖地膜,密闭闷棚15—20天,可杀死土壤内大部分有害生物。 三、综合防治病虫害 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蔬菜病虫害发生严重,防治难度大。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把蔬菜病虫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农业防治。优化布局,合理轮作,减少病菌初次侵染来源;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开展清洁田园,铲除杂草,摘除老叶病叶、病果,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幅度减少病虫基数。 (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防治蔬菜病虫害,保护利用天敌,使用植物源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和特异性农药等。 (三)物理防治。采用防虫网覆盖栽培,利用色板、色膜进行害虫驱避、诱杀,运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害虫诱杀等措施。 (四)化学防治。防治时要做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不得使用禁用、限用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规定。加强对蔬菜病虫害的监测预报,根据防治指标,结合病虫发生特点,选择有效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机,对症用药,适时用药。科学合理地进行农药的复配混用和轮换交替使用。 四、防控自然灾害 我市灾害天气频发,给全市蔬菜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要把防灾减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及时采取措施,将自然灾害对蔬菜生产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一)暴风雨。暴风雨会使蔬菜植株东倒西歪、茎叶折断,同时茎叶上会黏附一些泥土,堵塞叶片气孔,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暴风雨易造成土壤积水,透气性变差,根系被迫进行无氧呼吸,导致细胞中毒死亡;同时暴风雨会导致蔬菜抵抗力减弱,极易感染各种病害,造成病害的流行。主要应对措施: 1.提前预防。一是随时关注气象预报,适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对能采收的蔬菜应优先进行收获,避免因暴风雨袭击带来损失;三是要加强排水设施的整修,以利菜田排水;四是对高秧蔬菜进行培土,以防植株倒伏。 2.灾后补救。一是加快抢收受灾蔬菜。受灾较重的菜地要加快抢收尚未完全浸死的蔬菜;二是疏通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长期积水造成沤根,或者致使大棚墙体倒塌。三是迅速清园,清除残枝落叶,并迅速喷洒1-2次杀菌剂,避免病害蔓延;四是及时喷施S-诱抗素和叶面肥,使植株迅速恢复生机;五是雨过后要及时检查、加固蔬菜支架,同时要适时培土拥根,增强抗倒力;同时加强中耕划锄,增强土壤通透性。 3.注意安全。暴风雨期间,要高度关注生产安全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是大棚内的用电安全,检查电线、用电设施,有无漏电现象;二是暴风雨容易导致大棚坍塌,救灾期间要高度警惕。 (二)高温。应对高温热害主要有四项措施:一是加强前期管理,合理施用磷、钾、钙肥,促使枝叶生长旺盛,以减轻果实日烧等危害。二是适时喷灌或深井水浇灌,浇水时间选在上午或傍晚进行,避开午后高温时浇水,同时要注意浇匀、浇透,通过蒸发散热降温。三是合理植株调整。番茄整枝时要注意遮荫,摘心时要在果穗以上留2-3片叶,避免果实暴露于阳光直射下;冬瓜、西瓜、南瓜等大型瓜类可用草或其它覆盖材料垫瓜或盖瓜,以免灼伤。四是高温时喷洒0.1%硫酸锌、硼砂等,以防止日灼、裂果等热害。五是采取地面盖麦糠、稻草(务必与喷灌结合)或与高秆作物间种套作进行遮荫,可起到防御热害作用。 (三)冰雹。对损失严重、造成绝收的菜田,要抢抓时间复种,可根据情况直播生育期短的蔬菜。对损失程度在50%左右的菜田,根据不同蔬菜采取不同办法:对分枝能力较强的西红柿、豆角、黄瓜可利用侧枝继续生长;对没有分枝能力的甘蓝、莴笋可以套种豆角等高架蔬菜。对受灾程度较轻蔬菜,喷施叶面肥和杀菌剂,提高光合能力,增强抗逆性,同时要喷施多菌灵等杀菌剂防治病害。 (四)连阴天。连阴天光照弱,蔬菜光合速率低,植株抗性差,加上空气湿度大,病害发生严重,给蔬菜生长发育带来较大影响。连阴天来临前,要及时采收已经成熟的果实,以减轻植株负担;摘除蔬菜的老叶、病叶和过多的枝叶,以改善蔬菜见光量;连阴天期间若发生病害,应该采用烟雾剂和粉尘剂来防治,以避免空气湿度的增加。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