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死棵病因分析 | |||
|
|||
|
|||
番茄死棵已成为影响番茄生产的主要问题。在一些新的蔬菜产区,很多大棚从第二年开始,就出现大量番茄死棵问题,让菜农损失惨重。按照死棵病害的发生部位,造成番茄死棵的病害主要有两类: 1.苗期:茎基部病害为主 茎基部腐烂是造成番茄苗子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发病总量的八成以上。番茄苗期茎基部病害主要有两种,包括疫霉根腐病、立枯病。疫霉根腐病是造成当地番茄苗期大面积死棵最主要的病害种类,主要由疫霉菌侵染造成,发病较为迅速,扩展速度快,常常造成大面积死棵,危害巨大。立枯病是造成番茄苗期死棵的另一个主要病害,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引起。 疫霉根腐病与立枯病的致病菌不同,一个属于卵菌,一个属于真菌,其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立枯病发病部位失水干缩,病部明显变细,为干腐症状;而疫霉根腐病发病快,虽然也有缢缩,但幅度较小,发病部位为湿腐症状。二是剖开茎秆,立枯病发生后上部的维管束基本不变色,而疫霉根腐病则会造成维管束变成浅褐色。 2.开花结果期:根部病害为主 越冬茬蔬菜死棵高发于2-3月份。番茄生长前期大多较为正常,但一到春节后,气温上升,死棵就开始发生,严重的整棚拔园。类似这种问题,在其他老蔬菜产区也经常发生,比如前些年山东省临淄区皇城镇越冬茬西红柿“百天不浇水”,就是怕浇水传播根部病害,造成西红柿大面积死棵。 深冬季节蔬菜长期处于低温、寡照的恶劣环境下,而此时又是蔬菜价格最高的时间段,菜农留果多,营养消耗大,蔬菜植株“透支”严重,根系衰弱,抗病性很差。到了春季温度升高,土壤病原菌开始活跃,根部病害自然就会趁机暴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