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业务>现代农业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 2019-01-09 11:28:14 浏览次数: 字体:[ ]

1 整地

播前地块要进行深翻或旋耕,深翻不浅于20 cm或旋耕不浅于15 cm,耕后擦耙平整,达到上虚下实,无坷垃和墒沟。

2 选种与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关系到出苗率高低,对幼苗生长强弱和产量也有极大影响。

盐水选种:10%的盐水浸种,一般以50 kg水加0.5kg盐,盐水选后不需再用清水淘洗,经过盐水选种的种子发芽率能显著提高。

药剂拌种:由97%戊唑醇、10%吡虫啉和磷酸二氢钾混配成拌种剂,按0.1%的浓度进行干粉拌种,可以有效防治白发病、谷瘟病和地下害虫等[7]。

3 品种选择

普通品种:济谷20、豫谷18

抗除草剂(烯禾啶)品种:冀谷36、冀谷41、豫谷31

4 播种

4.1播种期

春谷播种期较宽泛,一般集中在在4月末到5月中下旬,根据温度及土壤墒情确定播期。

夏谷生长期短,应尽量抢墒早播,应尽量在小麦收割后,于6月20日前完成播种,晚播虽然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但减产幅度很大。

4.2播种方式

推荐使用谷子精播机播种。

4.3播种深度

谷子粒小,覆土宜浅,播深以3 cm左右为宜。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慢,芽鞘细长,生长瘦弱,或在土中“卷黄”,不利于培育壮苗;而且幼芽在土中停留时间长,受病虫侵染机会多,发病重。播种过浅容易落干,不利于种子发芽。

4.4播后镇压

播种后土壤比较疏松,种子与土壤结合不紧密,播种层很容易风干,对出苗不利。播种后进行镇压,可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利于种子吸水发芽。镇压要注意“坉干不坉湿”。

5 合理密植

培育壮苗是谷子高产的关键。应及时间苗和定苗,通常在谷子3~4叶期间苗,5~6叶期完成定苗。春谷每亩留苗3.5万株左右。夏谷每亩留苗4.0万株左右。

使用谷子精播机播种时应根据留苗量合理调整谷子播种量,避免人工间苗。

如果选用抗除草剂谷子品种,应于4叶期左右根据苗情每亩喷施12.5%烯禾啶80~100 ml化学间苗。

6 田间管理

6.1 水肥管理

6.1.1水分管理 谷子幼苗期耐旱性强。有“小苗旱个死,老来一包籽”的农谚。第一水分临界期为孕穗中后期,第二临界期为灌浆期,根据土壤干湿度进行灌溉。如遇干旱应适时浇水。

6.1.2合理施肥 基肥一般以农家有机肥为主,以鸡粪效果最好,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1000 kg,也可用施肥机械垄间施用基肥,中等肥力地块可用20 kg氮磷钾复合肥。

追肥主要施用氮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于拔节始期,称为“座胎肥”,每亩追施尿素5~10 kg;第二次在孕穗期,称为“攻籽肥”,最迟必须在抽穗前10 d施下,以免贪青晚熟,每亩追施尿素10~15 kg。

肥地或豆茬地上,第一次要少追,第二次多追效果好。在旱薄地或苗情较差的地块,则初次要多追,促进前期生长,培养健壮群体。

6.2 适时中耕

出苗期中耕:谷子的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定苗进行,同时清除垄间杂草。

拔节期中耕:第二次中耕,清垄之后可结合追肥进行。

6.3 病虫害、草害及鸟害防治

谷子的主要病害有白发病、谷瘟病、红叶病、线虫病、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钻心虫、粘虫、金针虫、蝼蛄、蛴螬等。

通过提前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谷子主要病害和地下害虫。

在谷子2~3叶期时每亩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50 ml防治钻心虫和粘虫等。

谷子专用除草剂“谷友”在墒情条件好、使用剂量适宜的情况下,对杂草的总体防效达85%以上,对于减轻谷田草荒具有积极作用。在播种后24 h内用谷田专用除草剂“谷友”100 g 对水20 kg喷施封地,可以有效防除杂草。

第二次中耕培土后到抽穗前架设防鸟网防控鸟害。

7 收获

适时收获:机械收获可适当推迟。收获后及时摊晒,防止发芽和霉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