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 |||
|
|||
|
|||
绿盲蝽是一种危害广泛的害虫,寄主植物主要有:棉花、茶树、枣树、玉米、绿豆、苹果、葡萄、桃、向日葵、樱桃、蓖麻和花生等多种作物。 一、形态特征 若虫椭圆形,体鲜绿色,二龄以上若虫胸部两侧有翅芽。成虫呈绿色。 二、危害症状 绿盲蝽喜欢嫩绿植物和植物花朵,成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尤其是青色、白色、蓝色和绿色。 1、嫩梢受害 造成嫩梢发育迟缓,严重时造成嫩梢死亡。 2、叶片受害 嫩叶受害,造成“破叶疯”。 3、花 花受害后,造成花不能正常发育、结果。 4、果实 果实早期危害,严重时造成落果;后期受害后,不能正常生长,造成坏果。 三、绿盲蝽发生特点 1、一年危害4~5代,春夏秋季均有发生。 2、成虫生活期长达20~35天,是主要的危害虫态。 四、防治方法 1、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防治作物徒长。 2、在田间设置蓝色粘虫板,或种植诱集带如绿豆等,诱杀成虫。 3、对早春寄主如茶树、枣树等,4月中旬为最佳防治时期;对棉花等,苗期开始防治,6月中下旬为最佳防治时期。防治药剂为1%苦皮藤素水乳剂30-40毫升/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8克/亩、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0-80毫克/千克或4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8.75-12.5克/亩。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