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业务>现代农业
蔬菜大棚白粉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 2018-03-28 16:47:13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白粉病在春季温室蔬菜中普遍发生,特别在黄瓜、西葫芦、黄瓜、甜瓜等瓜类作物上危害极为严重,在番茄、茄子和辣椒上也经常发生。

一、危害症状

白粉病对黄瓜、西葫芦、西瓜、甜瓜的为害最严重。其为害症状是: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白色小粉斑点,以叶片正面较多。以后逐渐扩大,向四周扩展,病斑连成一片。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一层白色的霉。发病后期,有时病斑上产生成堆的黄绿色至黑色的小颗粒。

二、发病规律

白粉病病菌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5℃,最适宜发病湿度为75%,湿度越大病害越重。若管理粗放,蔬菜长势弱或浇水不当,氮肥施用过多,栽植密度过大,都会加重病害发生。我市春季温度变化幅度大,温室大棚湿度高,极易造成温室蔬菜白粉病的流行发生。

三、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棚内管理。搞好田园清洁,把病叶、病秧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同时,加强温室放风,降低湿度。

二是进行科学防治。生产中,防治蔬菜白粉病要做到早预防、午前防、喷周到及大水量。

早预防:即在白粉病病原菌尚未侵入或初侵入的时候,就能做到有效预防。如:五一节过后,气温升高,棚内出现了适宜于白粉病发生的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的棚室环境,此时,菜农朋友就应努力去改善棚室环境,可通过增设遮阳网,降低棚内温度。

午前防:白粉病病原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80%。在上午8时至下午3时棚内有微风的情况下,适于孢子分散传播,尤以中午至下午3时最适宜。故此,打药防病的时间宜在午前,10时左右最佳,此时的病原菌活动能力较弱,防效突出。

喷周到及大水量:不少菜农感觉白粉病难治,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喷药不够全面,又给白粉病病原菌留下了“可乘之机”。因此,喷药防治时一定要喷周到,从上至下,正反均喷。同时,根据病菌孢子遇水滴或水膜,吸水后会破裂的特性,喷药时应喷全喷足。

小苏打防治:根据白粉病菌喜欢酸性环境条件,而小苏打是碱性,喷后白粉病在碱性条件下不能生存的特点。可在白粉病刚刚发生时(只有1~2个小斑点),立即喷浓度为500倍的小苏打液,隔3天喷1次,连喷5~6次,不仅效果好,而且还可分解出二氧化碳,提高蔬菜产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