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棚西葫芦的管理技巧 | |||
|
|||
|
|||
我市临淄区大棚种植西葫芦较多,冬季管理尤为重要。西葫芦受低温、寡照天气的影响,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入。气温对西葫芦的影响很大,在冬季如何正确的管理,是让西葫芦获得高产的关键。 一是抓好保温除湿。由于这一段时间,受低温寡照天气的影响,大棚内气温和地温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所以,怎样保持西葫芦生长的适宜温度是这一段时期的重点。因为,西葫芦在低温条件下容易因不能满足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而出现化瓜,应该根据天气的变化,注意加强温度管理。处于结瓜盛期的大棚白天宜维持在22~25℃,夜间12~15℃,以促进瓜的膨大。要及时进行通风除湿,晴天上午(拉草苫一小时后或待棚温升至15℃时)开一小风口5厘米宽进行一次放风,等棚温升到22-23℃,风口开大进行第二次放风。中午可持续1-2小时的25℃的温度,但不能超过25℃。下午温度降至20℃时将风口关小,温度降至14-15℃关闭风口并放草苫。通风的时间、草毡揭放的时间都应该控制好,满足西葫芦正常的光照和温度需要。 二是慎重点花保果。西葫芦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点花处理,在点花过程中应该注意激素的适宜浓度。特别是注意严格控制好点花激素的浓度,防止因为激素浓度过高而引起激素中毒。特别是低温条件下,更应该适当减少点花次数,以免激素中毒后,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点花宜在开花的当天上午,用毛笔蘸液涂于花梗部或柱头、子房上,但要防止药液溅洒在茎叶上。同时要及时摘除老叶,疏除过多的雌花和多余的雄花,对基部脚叶应适当摘除。 三是科学浇水施肥。在冬季低温的条件下,养护好根系是管理的重点。不能因为眼前利益,为了追求产量,而盲目冲施化肥,以免造成植株根系受损。结瓜盛期的大棚对水肥需求量大,要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一般每7~10天浇一次水,每次随水进行追肥。追肥应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为主,这样既能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又有利于地温的提高。浇水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阴天和下午不可浇水,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有条件的尽量采取滴灌和膜下暗灌方式进行。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