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淄博市农业机械事业服务中心 > 区县动态
[淄博日报]农机跨区作业,淄博“突围”有道

发布日期:2015-06-30 08:37:30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机保有量大幅增长,农机跨区作业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然而今年三夏,淄博的农机跨区作业却又赚了个盆满钵满。据市农机局初步统计,全市三夏农机跨区作业面积达250万亩以上,作业收入超过1.5亿元,进一步叫响了淄博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品牌。
  高青县一直是我市农机跨区作业大县,已连续20年成功组织农机跨区作业,近年来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300多元。今年我市有3500多台小麦联收机、万余“麦客”外出跨区作业,其中高青就占了一半。
  淄博农机跨区作业取胜法宝何在?透过高青县的创新实践即可见一斑。
  □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张洪
  今年,高青县参加跨区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达1800多台,近至省内周边市,远到河南周口、商丘、驻马店、开封、南阳、平顶山以及安徽、江苏、河北等省市,历时近1个月时间,行程2000多公里,完成作业面积160多万亩,实现经营收入9000多万元,比去年增加近20万亩,增收1000多万元,增幅近12%。就在不久前,“2015年山东省明星农机跨区作业队”名单张榜,高青县有5个作业队获此殊荣。
变“大兵团”为“小分队”
  “今年的跨区作业收入比去年还好,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纯挣了3万多元。”刚从威海荣成市虎山镇庵里村跨区作业归来的高青县麦客农机合作社社长王孝滨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又着实挣了一把。在河南前后一共10几天时间,一台车纯挣4万块钱没问题!”高青良田农机合作社社长阮志勇告诉记者。
  高青县长征农机合作社社长孙长征带队去河北唐山跨区作业,一共出动8台车,每台作业的面积都在1200亩左右,单机毛收入6—7万元。
  日前,记者走访了高青部分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机手,个个都是满载而归,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高青县农机局及时调整了跨区作业方案,一改过去“大兵团”跨区作业模式,重点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机联合体等为龙头,引导农机手分批次整合编队,化整为零,形成“三五成群”的作业小分队,实行跨区遥控调度、委托服务,防止车辆扎堆给机手带来风险。一般每台小麦联收机配备3人,两名机手,日夜不停地交替作业,吃在车上;另外有一人专门负责现场和后勤服务,包括量地、收款、购油料和配件以及一日三餐。这样,既调度灵活、转移迅速、作业高效,又能“抱团”取暖、相互策应、保障有力,实现收益最大化。
  与往年相比,今年高青跨区机收“大提速”。3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60多个农机联合体的1000余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都是免费乘坐专车“高速”南下开展跨区机收。“用大货车联运,一车拉3台,比直接开着农机前往能省出2天多时间,不但节省了不少路途费用,对车辆、人身安全很有保障,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抢到了先机。”农机手孙长征说。
  为了避免跨区作业机械盲目流动,农机部门提前确定好作业地点、作业时间、行走路线及服务方式,通过电话、短信、信息、QQ及网络等,向各农机合作社、明星作业队及农机手发布跨区作业市场信息,使各作业队有的放矢、合理流动。
装备优势厚积薄发
  “我们合作社的5台车都是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新买的,喂入量大,作业快得很,估计每台车今年能多收入2万多块钱。”从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作业归来的高城镇农机合作社社长王孝滨介绍说。
  高青县农机局局长赵晓波告诉记者,农机跨区作业效益好,加上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拉动,高青农民购机积极性很高,新型、大型联合收获机械逐年增多,为跨区作业积聚了巨大的机械装备优势。如收获机械,机型不断改进,马力越来越大,机收每秒喂入量也由前几年的2公斤增加到了5-7公斤,作业速度提升了3倍多。
  今年,高青县落实首批农机补贴资金1770万元,共补贴购置机具553台,受益农户440户,直接拉动农民投资4000余万元,补贴资金、补贴机具数量和购机农户均超去年同期。从开始报名到资金使用结束仅半个月时间,补贴机械就被抢购一空。
  为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进度,高青县农机局积极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补贴方案,督促各经销商加大供货力度,以最快的速度将补贴机具落实到位,并及时做好安装、调试、保养等售后服务工作,确保补贴农机在三夏及跨区作业中发挥作用。
  “我自己有两台车,一台是今年刚买的新车,除去补贴,两台车的收入加在一起,今年就能赚回成本。”高青县良田农机合作社社长阮志勇高兴地说。
  在常家镇沙土魏村,林杰农机专业合作社有自己的绝招。该地沿黄,滨州与之交界的地方土地多、机械相对较少。该合作社积极推行“小麦机收、粮食运输、秸秆还田、玉米贴茬免耕直播”等农机“套餐服务”和“一条龙作业”模式,深受农民欢迎,“订单”数量逐年增加。
“娘家人”全力保驾护航
  从5月下旬开始,高青县就有农机通过高速汽运或自行驾驶等方式陆续开拔。
  “在农机跨区作业出征前,我们所有修理工一起上,晚上加班加点,拿出看家本领,保质保量,确保机手按时走出去。”高青县青城镇利宾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华告诉记者。据了解,为了确保跨区作业机械以良好技术状态投入跨区麦收会战,高青县36家农机维修网点、3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各村农机能手、农机“土专家”全员行动,农机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现场提供指导帮助,将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械全部维修调试了一遍。
  “订单”饱和,不愁市场。为确保三夏农机跨区作业顺利进行,高青县农机局提前行动、周密部署,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内外实地考察,落实作业地域、时间、价格等。在县农机局的协调帮助下,全县共有31家农机合作社和60余个农机联合体通过网上签约、电话联系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前签订了300余份跨区作业合同,落实作业面积160多万亩。
  千方百计当好农机手的“娘家人”。除了及时检修调试机械,高青县农机部门还采取“请进来”集中授课、“走出去”上门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区作业培训,结合实物机械,面对面、手把手地向机手传授知识和技艺,先后共举办培训班11期,参加跨区机收的农机手普遍轮训了一遍。农机监理部门结合农机年检和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开展遵纪守法和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同时,协助农机手办理好跨区麦收车辆特种保险和农机手及服务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按照《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管理办法》,高青县农机部门及时向机手免费发放了《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证》。“有了这个‘证’,再加上高速专车,我们合作社的6台联合收割机南下,持证免费过路过桥,一路绿灯,1200多公里的路程1天1夜就到了,真是快!”高青县长征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孙长征高兴地说。
  高青县良田农机合作社今年刚成立,第一年外出跨区作业,社长阮志勇带着6台收割机出征,一开始还真有点怵头。“没有想到这么顺利!农机部门准备充分、服务好,真是俺农机手的‘娘家人’,不光提前帮着联系好了作业地点,而且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比我们想得还周到,我们只管放心作业,没有一点后顾之忧。每台机器都有3-4万元的收入。”阮志勇感慨地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