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品牌铸就“沂源苹果”金名片 | |||
|
|||
|
|||
近年来,沂源县被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为苹果优质生产基地,“沂源苹果”先后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殊荣,为叫响品牌、开拓市场、提升利润空间,做大做强苹果产业提供强大引擎。“沂源苹果”的财富效应已逐步显现,在高端市场上“沂源苹果”卖到10元一个,优质果价格也达到每市斤3.0元,比去年平均价格高出40%,极大提升了沂源农民增收空间。“沂源苹果” 凭借生态、历史、有机、产业、信誉这五大品牌,占据了全国苹果产业的领先地位。 生态品牌 沂源县地处沂蒙山区,是山东省平均海拔的最高的地域,有“山东屋脊”之称。全县现有苹果、葡萄、桃、大樱桃、干果等各类果品70万亩,其中苹果28万亩。有43个产品获“三品”认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26个、认证面积达到4.8万亩,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无公害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绿色食品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沂源县处在神奇的北纬36.5°、东经117°,属季风大陆性气候,地形属中低山丘陵区,境内无客水流入,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光能资源居全省之首,光照百分率为全国之冠,森林覆盖率达到51.3%,土壤多为壤土、砂壤土,富含钾、钙等矿物质营养元素。其自然条件可与日本长野、法国里昂、美国罗切斯特和意大利都灵等世界驰名苹果产区相媲美。2002年国家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该县大气、土壤、灌溉水质进行了全面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有机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绿色、有机果品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苹果生产优势产业带。 历史品牌 据《沂源史志》记载,沂源苹果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培育种植历史。1949年时总产量就达到100多万斤,早期品种有茶果、平婆、歪把子、秋风密等。1953年开始培育种植国光、金帅、红玉、倭锦、鸡冠、青香蕉等品种。以后开始引进红香蕉、大国光等品种,1978年时达到4万亩。进入80年代初期,沂源县开始良种改进,及时淘汰落后品种,累计引进红富士、新红星、北斗、秀水国光、金矮生、红矮生、玫瑰红、辽伏、乔纳金、红嘎啦、藤牧、松本锦等品种十余个,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1986年省、地开展评优创先,沂源苹果名列前茅;1989年沂源苹果获省、部优产品。进入90年代,沂源县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果品改接换优速度加快,生产面积发展到28万亩,年产量10亿公斤以上,果品总收入近50亿元。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发展历程,独特的环境优势和生产模式,造就了“沂源苹果”马蹄型外观、皮薄色艳、质脆多汁、风味醇厚、糖度高、硬度大、酸甜适口等独有地方特色。 有机品牌 近年以来,沂源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顺应市场需求,科学发展,用工业化理念指导苹果产业发展,提出了有机品牌农业发展思路,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管理措施,规划建设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48处,制定有机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严格落实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业投入品管理,组织实施了国家级15万亩绿色食品(苹果)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普及果实套袋、壁蜂授粉、果园生草、配方施肥、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虫,生产过程实行全程安全监控,做到了生产技术有规程、田间管理有记录、收获销售有检测、农户产品有编号、产品质量可追溯,不施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在上级职能部门和欧盟组织的历次抽检和产中、产后检测中,所有指标全部达到有机食品质量标准,苹果生产基地通过中国农业部及欧盟、美国有机农业运功联盟组织的产品质量双重认证。 产业品牌 在沂源,苹果产业已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规模产业、红火产业。地理标志附加值的体现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 近几年,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大力发展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淄博汇源、华盛食品、大华永大、山川果品、盛全果蔬、华联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48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50多个。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分别在北京、上海、香港、长沙、济南、深圳等大中城市设立沂源绿色有机果蔬展销中心23处,提高了经营主体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年实现果品订单加工销售1亿公斤以上。 淄博华盛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庄方春果品合作社共同建立的2000亩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实现互利双赢,合作社社员苹果全以每市斤高于普通果近1元的价格收购,给社员带来丰厚的利润。大产业衍生小产业,延伸了产业链条。投资1.2亿元建成沂蒙山果品批发市场、东里无公害果品批发市场,发展季节性果品专业批发市场90处,沂源苹果远销东南亚地区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30多个大中城市。配套发展纸箱制造、网套加工企业67家,发展贮藏保鲜设施4000多处,年储存保鲜能力达到6亿公斤,实现了果品的周年供应,全县果品加工储存率达到了60%。 农业产业化发展,“沂源苹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销售、加工、储存产业链条,使果园成为“生产车间”,果农当上“产业工人”,全县33万人直接从事苹果栽培,6000多人从事果品经纪,1000多家相关企业或经济组织从事苹果产业化链条拓展,有38万人直接受益于苹果产业,以苹果为主导的林果收入占到农民纯收入的70%以上,支撑了全县地域经济的半壁江山。 信誉品牌 “沂源苹果”以其优良的品质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使“沂源苹果”的知名度响誉海内外,先后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40多个,有“江北第一果”的美誉。 2008年,“沂源苹果”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登记,被确定为专供北京奥运核心区的唯一苹果,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2009年,沂源苹果入选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专用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辉煌成就展,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连续5届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和“最畅销产品奖”称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卫视等权威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沂源县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沂源苹果”品牌带动的经验和做法。“奥运果”、“全运果”、“世博果”成为“沂源苹果”最响亮的品牌和最亮丽的名片。 “沂源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必将极大提升我县“有机农业”、“品牌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县域影响力,为现代农业建设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