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业务>现代农业
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发布日期: 2005-05-04 20:37:21 浏览次数: 字体:[ ]

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搞好农村财物管理,对于稳定农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展各项农村事业,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对我镇农村财务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认为当前存在以下问题,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财会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财务管理业务性质的客观需要和工作连续性,要求财会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保证会计资料的连续性。村级财会人员的选用,应由村民选举推荐,村两委同意,经乡镇经管站审核批准,实行聘任制。调查中发现村会计的聘用由村支书和村主任说了算,伴随着村干部的频频变动,随之而来的便是会计人员的频频调换,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形成“一任书记,一茬会计“的局面,致使部分会计忧心重重,出现了会计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观念,不能坚持原则,不能按各级对村财务制定的法律、法规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且部分村会计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业务素质差,不求进取,而年轻有文化的大都务工经商,不愿承担低报酬的会计工作,导致会计队伍青黄不接。部分会计不适应会计工作,从而加重了乡镇经管站工作的负担,影响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群众意见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审计质量不过关。由于乡镇经管站机构改革后人手少,经管工作头绪多,工作量大,审计监督工作中审计方法和程序达不到要求,一般只是看看凭证,是否审批手续齐备,问问情况,村会计定期报来的帐单、凭证、报表,审计人员有时很难做到详尽地对帐帐、帐单、帐表、帐据核对,对审核中发现的疑问,如大型开支,吃喝招待请客送礼费用,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等无法进行详尽的搞清,使审计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从而使村级财务管理有机可乘,使群众不放心,意见大。

3、民主理财制度落实不到位。设立民主理财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控制不合理开支,缓解干部关系。从近几年来财务公开的情况看,民主理财制度尚未完全贯彻落实,未达到预期的目的,突出表现在:(1)个别村民主理财小组名存实亡,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监督走过场。(2)实行民主理财的村由于理财小组业务素质低,无力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致使民主理财小组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4、财务公开形式化,公开内容过于笼统。没有公开期内财务的真实面貌,当前财务公开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公开不及时,由于好会计核算只是附带工作,大部分的精力忙于领导安排的事务,所以造成会计结帐不能按时报出,每次财务公开时间都有20%的会计帐未结完,不能及时公开。(2)内部公开,按要求财务公开榜应设置在群众显而易见的地方,可有的村却把公开榜设在村委院内或办公室,影响了群众看榜,个别村却实行两套数字,对外公开一套数字,对村两委汇报又是一套数字。(3)笼统公开,在财务公开时内容不明细,群众看不明白,甚至有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含混,笼统公开,如吃喝招待费、干部工资及补帖等使群众象“雾里看花”,看不到真实情况,很难起到让群众监督的作用。

二、原因分析

1、村干部素质差,主要领导重视不够。少数村干部不懂财务,法制观念淡薄,视集体资产如家产,一人说了算,我行我素,带头违反财经制度。对会计人员一不顺心,便不请示、不报告、不按程序随意撤换财会人员,使制度形同虚设,使财经法律、法规对财务失去约束。个别领导思想上存有“重生产、轻理财”、“重指标、轻实效”的片面认识,对加强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担心财务管理管严了不利于搞活经济,不利于各项指标的增长,怕影响自己的政绩,忽略了财务对农村稳定的影响,以致财务政策文件的宣传、执行落实不到位。

2、审计力量薄弱。从各乡镇经管站的情况看,每个乡镇经管站只有一人,多的二人,而且有的经管员对农村财务业务不熟,一到审帐时,就忙不过来,工作量颇大,于是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指导、行政监督的职能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3、约束机制不健全,财经纪律贯彻不力。农村财务管理有一整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但由于人手少,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领导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一些干部自搞一套,财会人员则听之任之,或同流合污,造成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4、群众参与意识淡薄。多数群众由于常年忙于各自的事物,挣钱,怕得罪村干部给“小鞋”穿,不愿也无暇顾及集体经济之事,再加上对会计帐务知识生疏,群众对公布的帐目看不懂,抱有听之任之的态度,不管不问,民主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规范管理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财务管理历来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滋生腐败、污染社会风气、保持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领导要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听取乡镇经管站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对策,率先垂范,检查督促镇村干部学财务、懂财务、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作为村级主管部门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对财务进行科学的管理,经常对村干部进行培训学习,使他们尽快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2、稳定财会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财会人员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者,也是会计工作的主体。有稳定的财会队伍,有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首先要稳定农村财会队伍,对村级会计的任用、调换、免职等必须履行严格的考核、报批、聘用程序,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保持村会计的相对稳定,并按“财政部、农业部”的规定给会计人员合适的工资及福利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指导,不断充实更新财务管理知识,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广泛开展财会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敬业爱岗,敢于照章办事,抵制不良作风,促进财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

3、加强审计力量,增强监管力度。首先要充实乡镇经管站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把好审计关。对村级报来的帐目,经管站审计人员要审查单据(下转29页)(上接26页)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和真实性,对违规违约的单据拒绝入帐,审计出的问题,要对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时严肃处理,不管是谁决不姑息迁就。其次乡镇经管站要坚持经常深入到村检查、指导、督促工作,做到事前控制。

4、切实抓好财务公开,重视实际效果。乡镇领导要加强对财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财务公开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内容不规范,搞形式化的村,要采取措施,责令整改。对不进行财务公开的村,要追究村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要注重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根据群众对财务公开内容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按受群众监督。

5、完善约束机制,增强民主意识。要切实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有健全的监督约束机制相配合。(1)要完善奖罚措施,加大处罚力度,要严格按章办事,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者必须严肃处理,对坚持原则,照章办事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使财务管理与工资挂钩。(2)搞好以民主理财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民主理财小组要选择思想作风好、群众威信高、懂业务的村民代表组成,对村里发生的收支业务比较了解,容易发现业务的不合理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监督力度,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使农民明白参与理财是自己的神圣权利,积极反映有关问题,从而有效监督村级财务管理正常运转,使其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作者:张店区湖田镇经管站 胡祥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